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

这些文化遗产近期申遗步伐加快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2022-01-11 11:03: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0168   

新年伊始,福州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仓山烟台山等地成为热门文化打卡点这些文化遗产近期申遗步伐加快,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是后世遗效应加速显现的一种表现2021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列,产生了很大影响

世遗大会在福州举办期间,文物保护的福建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福建船政是中国自主引入西方先进技术且成功转化的突出案例等,受到专家的高度认可大会闭幕后,后世遗效应明显,极大带动了人们关注文化遗产的热情比如,烟台山每到周末,节假日人气火爆,船政文化遗址研学热情高涨等相比之下,大家过去注重好玩好看,如今更关注背后故事

这些新现象,对文化遗产保护和科学活化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有关部门加快推动申遗相关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就在近期,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三坊七巷,福建船政文化史迹等相继提出申报世遗,相关的论证,规划编制,遗迹保护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如何用好后世遗效应相关部门应当抓紧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提高实施成效,才能避免一阵风

首先,建章立制,务求长效这方面,我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有良好的传统,比如1991年福州议定四个一机制,当地文物保护事业由此掀开崭新一页目前,福州对启动申遗的各个项目,提出完善一套申遗工作机制,确立一个申遗计划,组建一支智囊队伍,开展一批课题研究,实施一轮保护工作,启动一系列策划宣传等做法我们要传承好相关理念和做法,建立保护管理,活化利用等机制,确保相关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其次,树立正确观念,避免本末倒置文化遗产参观,研学热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不可否认,这也是相关部门申遗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因而,需要注意和重申的是,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经济效益只是其延伸倘若为了经济效益把文化遗产当成景点来开发,容易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事实上,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观和经济发展观,切忌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忘了保护的初心

最后,软硬兼施,融合发展对于申遗,相关部门加大硬件投入不难,难的是提升软件建设近几年,福州马尾下大力气引进船政文化人才,重新梳理相关文化历史,今年初开馆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把船政研究从历史研究提升到文化研究,成功吸引市民关注我们要重视人才支撑,静下心,沉下气搞研究,挖掘申遗项目的价值,生动地将其摆在群众面前,进一步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福建故事

观众点击鼠标进入第二展厅,不仅可以模拟现场参观兵马俑遗址的体验,还可以将视角切换到俑坑内,与兵马俑并肩而立。200亿像素的全景图,让每一位兵马俑的表情和神态都很清晰,让观众觉得文物就在眼前。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