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

数字经济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01-20 11:44: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2628   

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三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体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推动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体育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有助于推动江苏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体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催生了在线赛事,在线健身等新业态新模式,如线上马拉松赛事云跑江苏,在江苏13个设区市联动开展,共有14.3万人参与,打卡人数超过118万次,省广场健身舞运动协会开展了线上我舞我秀的广场舞比赛活动,上传视频总数18100条,点击率达800万,大大提高了居民体育活动的参与率

数字经济赋能江苏体育企业效应明显江苏金陵体育整合企业和社会的生产要素和大数据资源,真正实现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和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阿里体育城市版运动银行在江苏落地,居民可以通过其中的运动码功能,实现体育场馆的提前预订,刷码快速入场,大大提升了体育供给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

数字经济时代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亟待提升

体育产业智能制造和跨界融合水平有待提升从整体上看,江苏体育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和产品类别管理还有上升空间,智能运动装备,冰雪运动器材等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没有实现高度融合目前虽然有阿里体育,中国移动等企业参与推动体育与旅游,医疗,教育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江苏体育企业智能制造的研发水平和发展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能力有待整体提升

体育产业数字化率有待提高江苏数字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局限,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公共服务,教育等方面,在体育产业的应用普及率不高,数字红利的效应在体育产业尚未充分发挥从供给侧看,在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等主要行业上,智能装备,赛事监测,智能身份识别等数字化技术并没有广泛使用从需求侧看,虽然体育智能设备可以极大地提高运动的舒适性,操作性和可视化性,但是智能装备的普及率并不高,比如运动手机,智能自行车等使用率都较低

体育龙头企业的带头和示范效应有待加强江苏省体育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有待提升,虽然在江苏体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如江苏康力源,江苏金陵,江苏共创,南通铁人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制造强国战略下努力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但是他们的数字化渗透率不高,产业数字化水平不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带动效应较弱,没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推动江苏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江苏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以人民福祉为基本价值导向,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的时代特征,以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进行产品,技术和平台的智能化创新,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动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产业生态圈由于数字经济具有降低生产成本效应明显,推动产业分工深化等特点,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具有融合发展的条件在实践中,积极推动体育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坚持体育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与体育产业融合,积极打造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拓展体育产业的产业链条,激活体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圈

提升体育产业的供给质量,激发市场需求潜力一是打造江苏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紧抓江苏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契机,推动江苏体育产业由1.0向2.0时代发展,二是推动体育产品与相关服务线上线下的创新发展,努力构建包括体育企业,政府,高等院校等在内的产政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龙头体育企业,高品质体育赛事,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时代,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外部营商环境的改善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应共同推动加强云+网+端的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体育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统筹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营造公平有序的体育市场环境,积极构建体育数字化平台,发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体育产业中的积极作用,为体育消费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今日,上海市体育局公布了《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更好发挥体育产业在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